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,总是失眠往往是由多种因素交织作用导致的,这些因素涉及心理压力、不良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。
1、心理压力: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、学业压力或生活困境下,如面临职场竞争、升学考试、经济负担等,精神持续紧绷,容易产生焦虑、抑郁等情绪。这些负面情绪会干扰大脑的神经调节功能,使思维难以平静,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浅且易惊醒,即使勉强入睡,也可能多梦,严重影响睡眠质量。
2、不良生活习惯:睡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,如手机、电脑等,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,而褪黑素是调节睡眠的重要激素。此外,经常熬夜打乱生物钟,使身体的睡眠-觉醒周期紊乱,大脑无法在正常时间接收到睡眠信号,难以顺利进入睡眠状态。还有睡前饮用咖啡、浓茶等含咖啡因的饮品,咖啡因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,也会阻碍睡眠的启动。
3、环境因素:睡眠环境不佳对睡眠影响显著,例如居住环境过于嘈杂,如靠近马路、工地等,噪音干扰会使人难以放松;光线过强,尤其是卧室灯光或室外路灯、月光直射床铺,会抑制褪黑素分泌;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、湿度不适宜,都会让身体感觉不适,从而导致睡眠不安稳,频繁醒来。
4、饮食因素:晚餐过饱或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,会增加胃肠道负担,导致胃肠在夜间仍处于工作状态,引起腹胀、腹痛等不适,进而影响睡眠。另外,过度饮酒虽然可能使人起初感觉困倦,但酒精代谢过程中会干扰睡眠周期,使后半夜睡眠变浅,多梦易醒,长期下来导致睡眠质量下降。
5、疾病因素:比如患有慢性疼痛性疾病,如关节炎、颈椎病等,身体的疼痛会在夜间加重,使人难以入睡或睡眠中断;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发作时,呼吸困难会导致睡眠紊乱;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,也可能伴有睡眠障碍,因为疾病影响了大脑对睡眠的调节机制。
了解失眠的引发原因,有助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改善措施,从而逐步恢复正常的睡眠节律,提高睡眠质量,保障身心健康。
总是失眠要做的检查
总是失眠的人可以做血液检查,检查血常规可以查看是否有感染导致身体不适而失眠,比如白细胞升高可能提示炎症。检查甲状腺功能也很重要,甲状腺激素异常会影响睡眠,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,甲状腺激素过多,会让人处于兴奋状态而失眠。血糖、血脂检查也能辅助判断,血糖过高或过低、血脂异常都可能对睡眠产生不良影响。还有心理评估,通过专业的心理问卷或者和心理医生面谈,评估是否存在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障碍。焦虑症和抑郁症是失眠的常见心理因素,比如焦虑可能使人入睡困难,抑郁可能导致早醒。对于怀疑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,要进行睡眠监测。这个检查可以记录睡眠过程中的脑电波、呼吸、心跳等情况,查看是否存在呼吸暂停、缺氧等问题,这也是引起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。